工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2-25 10:01
名师讲堂第21讲,产学研精英同台论道
“智能+”时代工业设计机会更大
名师讲坛吸引了泉州业界的共同关注,已然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品牌分享活动。
核心提示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近在眼前。随着消费升级的进一步升温,更多交互场景下,工业设计在面临应用更广泛的市场面前,也走到了升级的路口。日前,由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的泉州市工业设计名师讲堂第21讲便围绕此话题,从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展开讨论。
□本报记者 王宇静 通讯员 孙雪松 文/图
分清企业工业设计定位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宋武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围绕着“人工智能、工业设计、企业转型”这三个关键词,就《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工业设计准备好了吗》专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企业转型和人工智能对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经验。
“工业设计已经是所有企业生存的核心,当中智能化设计也日渐重要。”宋武说,不过企业得先分清楚自家企业所处的工业设计层次,目前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首先是基础工业设计,主要将智能设计应用贯穿于企业的营销、采购方面;然后是技术型工业设计,即在质量、科技、服务、管理等领域应用到相关的技术设计;第三便是科学研究支撑型工业设计,其核心便是以科研设计为核心参与市场竞争。
不少业界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更多设计工作,对此宋武认为有点杞人忧天。“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设计便伴随其中。”他提及,当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智能+”工业设计都不会缺席,反而会拥有更多领域的发展,因为上述技术将为设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工具,智能化工业设计时代下,各个领域的技术可以融会贯通,实现更多人机交互,满足创新需求。“市场更大,关键看设计师及相关企业的自我提升速度是否能够跟上这趟快车。”
“在整个产业革命趋势下,各个领域都与智能相结合,这就是工业设计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宋武提及,对于一些初创或小型企业而言,必须学会借力使力,抓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极与社会专业设计团队对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升设计竞争力。
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仕天则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可以积极通过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方式,拓展设计视野,培养更多自主创新团队。“我们拥有几十个实用专利、百余个外观专利,这与此前获得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努力分不开。”他说,今年他们将进一步向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冲刺。走过模仿与授权品牌发展之后,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路口 ,自主创新必然离不开工业设计的助力。
不想被淘汰就要适应竞争
当下,根据智能数据化的收集,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自主创造出一幅极富艺术鉴赏力的画作,更多的自动化、数字化工厂的落地也令不少基础技术人员感到担心,担心未来会被人工智能抢去饭碗。
“竞争与淘汰一直都在,我们也正在适应这样的竞争,避免被淘汰。不过竞争与淘汰并不是由智能时代带来的,而是市场进化的正常规律。”陈仕天提及,他们作为首家上市的国内伞具企业,近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工业设计及智能化运用的结合,以挖掘伞具原有遮阳挡雨功能之外的新需求市场。“共享雨伞的概念、服饰新搭配的提出,都为伞具延续了新需求。”
“只要产品够打动人心,能走进大家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产品。提升设计师的能力要避免闭门造车,设计就是要大胆地跟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再总结出大众需要的产品,要落地,避免过于概念化。”乐登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冯石灵称,从手机到汽车,其实智能早已无处不在。智能反馈的数据分析正日渐表明,将来的市场将被“挑食”的消费者分割。脱离了最初温饱的“好胃口”,未来的品牌将更多地集中在小众品牌当中。小而美的设计时代里,设计师用心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将更大。
提及大数据应用,华侨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冯少平提出“数据双胞胎”理论。他认为,可以将市场数据与科研数据进行共通,产业紧随国家战略,在技术上,协同性上、共享与绿色发展方向上,实现人工智能化的产业升级。
2018年7月3日下午,以设计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首届莱克杯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发布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尼盛万丽酒店成功举办!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祖根,中国工业报社副社长
10月18日,第一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在雄安新区主会场开幕。设计周期间,近5000平方米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在容城市民体育运动中心同期举行。展示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000件